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由中心供氧站、减压装置、管道、阀门和末端氧气快速插座组成。中心供氧站是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核心。站内氧气通过管道和减压装置送到各病区的快速插座终端,再通过加湿器给病人供氧。它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现代设备。供氧站内的供氧方式可以是医用制氧机、液氧储罐的一种或组合。集中供氧系统由气源、控制装置、供氧管道、氧气终端和报警装置组成。本工程采用液氧罐和供氧作为备用氧源。
1.中心吸引系统。
由于真空泵需要根据规模来选择,我院采用了合资企业西门子生产的两台水环真空泵2BV5。当吸入管道工作压力为0.104 ~ 0.107 MPa,吸入系统负压0.107 MPa时,泄漏造成的增压率平均每小时不118。选用两台真空泵,两台机组平时交替运行。在维护期间,一个作,另一个被维护。机房位于病房楼地下室,每台机器泵送能力为110m3/h,送至医技楼气管井。
选择115m3真空罐和汽水分离器,管道可以是铜管或镀锌钢管(成本较低);报警装置应安装在车站内。立管末端设有排水阀,可定期排放和清洗。焊剂不能流入管道,以免管径变小。水平管位于顶内,终端管道直接上行,阻止支管堵塞。总之,吸引系统的管径越大越好,科学设计、规范施工、按规定操作,才能吸引吸引系统正常运行。
2.中心供氧系统。
目前,中心氧源主要有三种:医用氧气总线系统;液氧储罐蒸发系统;变压吸附制氧系统。总线系统:具有供氧自动切换、自动报警、不间断供气、投资少、设备简单等特点。当一组氧气压力降至2MPa时,自动发出报警信号,另一组氧气瓶自动切换供气。此时瓶内有大量残留气体无法用完,造成氧气的浪费。当用气量大时,不能供氧,压力低,暴露出中心供氧压力不稳定的缺陷。液氧蒸发系统:是目前主要的系统之一,其特点是液氧罐储存量大,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气压稳定,维护成本低。
我院选择配置1个5m3液氧罐、1套汽化器、减压阀及报警装置等。液氧站供气压力为016MPa,输送至各楼层,然后减压两次使用压力。采用总线(10×2组)系统作为液氧的补充。手术室应与支持站分输,氧气压力在手术室内。氧气从中心通过两种方式供应:一种是通过墙腰终端,另一种是通过挂塔口终端供气。
中心供氧基本配置要求:
(1)中心供氧站:设有液氧站、5m3储氧罐和汽化器。备用氧10瓶×2。液氧储灌采用产品,设计压力为018MPa。液氧储存和冲洗需要回流管道。储罐日蒸发量不大于015;蒸发器蒸发量不小于50m3/h..
(2)氧气管道选用标准铜管。
(3)病房内氧气管道终端输出压力为014MPa,维持持续正压。
(4)氧气站及管道系统每小时泄漏率不大于012。
(5)系统在各使用单元均设有二次减压箱,方便工作人员抄表维护。
中心供氧系统参数配置:
(1)氧气终端流量:10L/min。(2)氧气管道输出压力:013~0155MPa(面积可调)。
(3)各管道氧气流量:10m/s
(4)氧气系统每小时总泄漏率:
(5)小工况下中心供氧压力误差:
(6)运行方式:各终端连续集中供氧。
(7)氧气管道应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
(8)停电时继续供气。
(9)快速插拔自密封接头要求插拔和密封方便,使用寿命10年以上,即使不用插头也能密封。
(10)供氧系统中使用的铜管、管道和附件在安装前应严格按照规定脱脂。
(11)中心供氧系统主管选用直径22×115的铜管,各廊道水平管选用直径19×115的铜管;进入病房的管道应为直径为8×1的铜管。
3.中心供氧设计和施工规范。
(1)管道安装及验收按GB242-82标准执行:中心供氧系统采用无氧铜管,铜管按GB1527要求由银泉铜焊。钎焊材料应为HiAgCu30-35,管道应脱脂。脱脂后,用白色滤纸擦拭管件,无油渍,表示脱脂合格。
(2)氧气应接地,并有接地电阻。
(3)管道内气体流量为210m/s,氧气出口压力为013~0155MPa(可调),负压范围为-0102 ~-0108 MPa(可调)。
(4)真空泵出口装有直接排气的过滤器,氧气出口装有过滤器。
(5)管道的层都设有单独的阀门,便于维护。
(6)压力试验:氧气管道密闭时间;24小时,压力为014MPa,每小时泄漏率应小于0.12。真空管道强度试验压力为012MPa。真空管是气密的,24小时压力为011兆帕,每小时泄漏率小于1。
(7)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并现场核对。在充分了解设计要求和现场检查后,编制施工设计和进度计划、材料设备采购计划和工程款支付计划。
(8)供应商应向买方提供设备数据、图纸、检验记录、实验报告、质量证书、操作和维护手册、文件和其他材料。
(9)为了良好的工程质量和进度,供应商应仔细检查、测量和调试每道工序,并为检查的工程填写施工日记和当日记录,是隐蔽工程。
(10)在服务方面,承包商应在不影响或干扰患者休息的情况下进行文明施工,以使患者和医院满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人们加关注自己的健康和对质量的需求。与此同时,行业也出现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心供氧系统正在进入大中型企业。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标准化的要求,使其发挥大而好的作用,使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参考文章:
中心供氧和抽吸的配置和设计。
1.1中心供氧系统。
医院中心供氧系统由中心供氧站(氧源)、恒压监测装置、报警装置、管道及阀门、终端供氧插头四部分组成。医用中心供氧系统的氧源集中在中心供氧站,氧气输送到手术室、急诊室、治疗室和各病房的终端供使用。
1.2供氧站。
中心供氧站一般有四种供氧方式:氧气瓶组供氧、制氧机供氧、液氧供氧、液氧与氧气瓶组合供氧。氧气瓶组供氧由高压氧气瓶、减压装置、管道和报警装置等组成。通常设置两组(或多组),一用一备,采用自动或手动切换。氧气瓶组采用散装瓶或箱式瓶供应,氧气瓶组总数不20瓶。氧气瓶组设备间设置在一楼相对的地方,便于氧气瓶换和车辆运输。
制氧机供氧系统由PSA(变压吸附)制氧机、冷却、干燥和过滤系统、缓冲罐、灭菌装置、氧浓度显示器和管道等组成。变压吸附制氧机是以分子筛为吸附剂,利用变压吸附(压力吸附和减压解吸的循环过程)生产各种高纯气体的装置。经强化灭菌后,输出的氧气不经加压直接进入供氧管道系统,其稳定的压力充分了麻醉机和呼吸机的正常运转以及患者管道所用的氧气。
中心供氧由液氧储罐、汽化器、减压装置、管道和报警装置组成。液氧储罐的位置应距永久性建筑7.5m以上,不得有负井、可燃物、沥青路面等。周围5米以内。场地四周设置围栏,进出路线考虑运输罐车的旋转要求和加注液氧的方便性。
1.3氧气减压装置。
在氧气中心站安装一台(或多台)带阀和声光报警器的双回路大型减压装置,将高压气体压力从0.8MPa~1MPa降至1 MPa ~ 0.2 MPa ~ 0.5 MPa,送至管道。当管道内输出压力0.5 MPa时,阀自动泄压降压,声光报警器自动报警。当气源压力低于0.2兆帕时,应发出声光报警,报警压力误差应控制在3以内。应提供优先报警、声音报警和光学报警,以各部门使用的气体压力恒定、数量恒定以及系统的运行。
1.4压力监测装置。
为监测各病区氧气使用压力,在各病区单元护士站安装压力监测装置,监测各病区管道压力,各病区氧气压力高于> 0.2MPa,实现持续稳定供氧,压力表精度不低于1.5。
1.5氧气输送管道和终端。
医院病房的氧气管道应布置在垂直主管中,并分布在水平主管中。垂直主管可布置在管井内(设置,不得与高压管井共用等)。),水平管道可布置在走廊的可拆卸顶棚内。每层(或病房单元)安装一套维护开关。进入病室,从每个病房的角落引至床边设备带,盖上铝合金装饰罩。医用床边设备带综合考虑了高压端子、低压端子、气体端子的使用和规格要求,设备带可结合装修工程进行长度设置。安装高度中心线距地面1.45米。手术室中心站单独布置管道,并在操作层预留阀箱。气源终端采用塔与墙体设置相结合的方式。氧气终端采用快速自密封式连接器,双重密封,自带维修阀。使用时,将带快速插头的氧气吸入器终端,打开吸入器开关,吸入氧气。
1.6安装中心供氧系统。
氧气输送管道一般采用不锈钢管和铜管。管道在进入现场前应接受射线照相检查,并在工厂通过压力测试。管道的脱脂、脱脂和清洗应在酸洗槽中浸泡7小时以上,用清水冲洗,然后用压缩空气干燥,两端用橡胶塞密封,然后运输到现场。氧气管道不得与导线、电缆敷设在同一框架上,也不得与导线、电缆交叉接触,止泄漏火花穿透管道造成事故。管道采用焊接连接,不锈钢管道采用氩弧焊连接,铜管采用银焊连接。整个管道系统应地反复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10ω。氧气站泵房应通风良好,无明火,电器和线路应考虑火爆。
2负压吸引系统。
负压吸引系统由吸引站、吸引管道和负压吸引终端组成。抽吸系统的负压源是抽吸站真空泵机组的抽吸,使抽吸系统管道所需的负压值,在手术室、急诊室及各病房终端产生医用抽吸。
2.1吸引站。
中心抽吸站由真空泵、真空罐、负压自动控制柜、报警器、排污罐、负压管道和终端等组成。一般有两台真空泵,一用一备,不间断运行。真空罐是储存负压的容器,止真空泵频繁启动。负压自动控制柜可以手动和自动控制两台机组的启停,实现自动切换。当压力报警压力值时,声光报警,报警压力下限为-0.073MPa,上限为-0.019MPa,断电后自动投入运行。排污罐用于储存吸入管道系统中的污物,并定期排放。报警器安装在值班室,在60dBa的噪声环境下,1.5m范围内可听到和看到其声光报警。
2.2吸入管和终端。
医院病房吸入管的布置一般采用垂直主管输送和水平主管分配的布置方式。管道的布置应与供氧管道相结合。为了便于维护或故障排除,每个楼层(或每个护理单元)都安装了一个维护开关。终端采用快速自密封式连接器,自带维护阀。终端配有快速插头。使用时,将快速插头插座,与吸引器连接吸引。手术室中心站将单独布置管道,并在操作层预留一个阀箱。
2.3吸入系统的安装。
吸入系统的管道可以是PP-R、热镀锌钢管、不锈钢管等。连接方式:热镀锌钢管与不锈钢管采用承插焊接,减少泄漏率;PP-R管采用热熔焊接连接。安装完毕后,应将管道清洗干净并吹净,然后进行耐压和气密性试验,试验介质为无缩空气或氮气。吸引站泵房电源应采用专线,双向供电,自动切换。供水应考虑备用水源,或设置储水罐。